【艺术设计领域深具影响力的专业文献】★【国内外数十家图书馆收藏】★【深圳市数字作品备案中心提供版权保护】★【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/ 中国知网 / 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 /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 】
媒体协作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媒体协作 > 访谈:四川大学-杨浙

活动资讯

  • 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入选年度优秀出版物
    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入选年度优秀...

    近日,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图书评审委员会评议,大型艺术文献《中国艺术设计年...

  • 第11届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暨艺术文献奖征集作品、论文
    第11届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暨艺术...

    至今已连续公开出版十卷,收录艺术文献作品和研究论文近万余幅。

  • 中国晨报、中国网、中华网、凤凰网等媒体报道大型艺术文献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(2021-2022)第九卷出版发行
    中国晨报、中国网、中华网、凤凰网...

    中国晨报原文(点击) 中国网原文(点击) 凤凰网原文(点击) 前往 中华网 阅读全...

  • 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2021-2022(第九卷)订阅方式
    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2021-2022(...

    通过编委会直接订阅,邮件咨询:artyearbook@163.com;联系电话: 028-66620174。 ...

  • 关于邮寄《年鉴》(2021-2022)第九卷通知
    关于邮寄《年鉴》(2021-2022)第...

    尊敬的投稿作者及订阅读者:   《年鉴》(2021-2022)第九卷已于10月初由华中...

  • 10-3学术讲座:中国美术收藏史研究的关键词【艺术、权力、财富】
  • 访谈:四川大学-杨浙

    发布时间:2019/04/15 媒体协作 浏览次数:1309

    《年鉴》编委,您好!我叫杨浙,浙江宁波1996年生人,现就读于四川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。能获得此次入围,首先要感谢其余小组成员和指导老师。

    大学期间曾荣获2018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金奖、第七届全国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入围奖、2018CGDA中国平面设计学院奖入围奖、首届中国印刷艺术设计双年展入围奖等

    为人随遇而安,处事佛性,平时除上课和社交活动外,大多时间选择待在学院工作室。在实践操作外,也经常浏览国内外设计网站,阅读设计类相关书籍开阔眼界了解当今设计趋势,从大赛收录、版式、字体等设计再到杉浦康平、保罗兰德、李永铨等著名设计师的著作。在专业上倾注了许多。

    生活处处皆修行,一展、一戏、一鞋、一景,相信举手投足间都能找到对设计的体悟。

    1.创作此次作品的契机是什么?

    当时我们专业开放了为期一周的国际课程周,这一作品也是课设的延展。小组考虑的是因地制宜,从四川本地的特产中选择。既有地域特色,又便于前期调研。然后把目标定到了公认的小吃最丰富的城市——乐山。发现市面上的甜皮鸭作为乐山有名的特产,在外带包装设计上有很大的改进的空间,于是就有了这一次很有趣的设计尝试。

    2.此次作品加入了什么创新元素呢?

    此次设计尝试以五感为创新突破口,希望让消费者能和一个食品包装进行多感官的交流,通过添加互动趣味性的,强化对产品的记忆。除视觉外,其他感官的调动,我们也没有刻意为之,而是结合了设计组提取出的乐山文化符号。诸如这个撕口,所呈现的线条图形就是众人熟知的乐山睡佛,我们通过增加这个细节,放慢了“撕”这一动作,能够更大化地让消费者记住这一触觉体验。

    3.这幅作品是您和您的同学合作完成的,不知道在创作过程中,你们是否遇到分歧?如果有,那是怎样解决的呢?

    这个问题相信伴随着所有的设计团队工作者,分歧肯定会有,这也是团队每个人有想法有进取心的体现。当面对分歧时,取舍是很必要的,不管和我产生分歧的想法是好是坏,作为团队的核心,我都会时刻站出来做决定。因为自己考虑团队的能力,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期望。所以在团队里,如果是能力更强的人我倾向去作为决策者,和其他成员拉开等级而不是大家都平气而坐,这样产生分歧时,听取一个人的方向,这样整个团队才能摆脱停滞。

    4.请问您对《中国艺术设计年鉴》有怎样的认识?

    我认为这本年鉴有潜力成为中国设计界的标杆,将会鼓励一大批从业者和在校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,带动整个设计产业。

     

    姓 名:
    邮箱
    留 言: